欢迎访问影响力,影响力提供专业实战的基层、中层、高层管理培训课程,课程满意率百分百保证!

影响力管理培训

管理功力----创新力(4)善于模仿的能力

颜廷录
善于模仿的能力
   哈佛大学教授西奥多莱维特说:“创造性模仿不是人云亦云而是超越和再创造。模仿是通向创新的快车道。不要认为模仿是件很不地道的事那是我们想不通。人的精力有限,我们一生不能事事都去尝试别人的经验与智慧,我们可以直接拿来运用。人生短暂,时间是管金,我们要抓紧时间,记住模仿也是最好的创新。
那我们如何去模仿呢?
1.到其他企业里参观学习
   国内一些知名大企业,因管理规范、技术创新,成为中国改革创新的榜样企业。如,海尔、蒙牛、联想等企业,每年有很多企业代表团带着题前去参观学习,学习他们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模式。但不要错误地认为,通过参观学习就能把真经取回来。实际上,我们从他人那里学到的东西,要加以理解、消化后,再结合自己公司的实际情况,灵活运用,巧妙融合,这才是模仿创新。日本和尚有一个习惯,如要借宿必须“斗法”,不斗不借宿有一天个独眼和尚来借宿,从寺里出来一个小和尚把他引到禅室进行斗法。
小和尚毫不客气,竖起一个指头,表示“大觉天尊,人天无二。独眼和尚看小和尚竖起一个指头,便竖起了两个指头。小和尚觉得独眼和尚修炼得不错,他竖的两个指头肯定是说佛、法二者,一体两面,合二为一”。于是小和尚又竖起三个指头,意思是“佛、法、僧和合而往,缺一不可”。独眼和尚看小和尚伸出三个指头,立即握紧了拳头。小和尚想这可能是表示“三者皆由一悟而得”。没有料到,独眼和尚却举起拳头向他打来。小和尚不敢多想,吓得拔腿就跑,去找方丈。经方丈询问オ知,这个独眼和尚根本不明白小和尚举一个指头和三个指头的禅意。独眼和尚认为:“小和尚你举一个指头是讥笑我是独眼,出于新礼貌,我举两个指头说他是两只眼;谁知这个和尚又举三个指头骂我是三只眼,我当然要举拳头打他啦!”我想,大多数人不会是这个独眼和尚,但有的人会是,我相信。

2.从书本、互联网等渠道获得
   互联网是一个世界书库。如果你需要管理方面的资料,只要轻轻一搜索,就有专家设计好的工作模块,如生产模块、营销模块、人力资源模块等,有很大的使用参考价值。如果我们经常利用互联网来加强学习,日积月累,我们的创新能力就会大大提高。时间久了,甚至可能在某一领域成为专家。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日本,其经济能够迅速发展的原因,其模仿创新起到了关键的作用。

3.在本公司内部学
   孔子说:三人行必有我师。在公司内部,我们可以向比我们高的前辈学,同事学,上级学,同行学。因为他们已经摸索出了一些新经验、新方法,并在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创新成果。这时候,我们可以模仿学习,直接运用,省时、省工、省钱,何乐而不为?当然,模仿的方法很多,但模仿时须注意以下几点:
①模仿不是原封不动地“拿来”,模仿不是教条地照搬,而是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,灵活运用。如世界五百强企业,他们的管理模式和公司制度都很先进,如果一味模仿,不管三七二十ー,死搬硬套,只能是水土不服。所谓合适的才是最好的,我们要把其中管适合公司的东西搬过来;不合适的,即使再好,我们也坚决不要。国要根据国情,企业也要根据“实情”嫁接才好。就好比自己的肠胃功能不好,吃再好的东西也不消化,有什么用呢?

②在模仿中要合理调整。任何一个企业都有具体情况,也就是说,我们模仿要考虑企业的实情,不可生搬硬套。倘若不结合实情,一概“拿来主义”,则很有可能给企业造成成本浪费或者管理混乱。
如某企业的质量管理岗位设计图:质量总监的直接下级是品管部经理;品管部经理直接分管了三个下级:来料检验主管、流程检验主管和成品检验主管,每个主管又直接分管一个检验员。
若以此模式,我们在参考时就要思考,这个岗位设计图适合我们公司吗?若公司不大,只有一个品管部经理,根据实情则不需要再设总监,以免造成人员浪费。同理,公司现状是没有来料检验主管、流程检验主管、成品检验主管岗位等,而仅有品管部副经理,下设三个检验员。这时我们需要研究,如何更合理、科学地设计组织架构,才能使品管部更好地完成本职任务。如果研究认为,除不设立总监以外,其他都可以照搬,那就可以进行人事方面的调整,把质检部副经理合理地安排后,就可以实施了。举此例的目的,是要说明模仿创新对我们要有启发,即如何将模仿来的东西更好地加以理解和运用。

4.学会分析和总结
   把人家的东西照搬照抄也好,适当改进也罢,都属于实施前行为。我们要在实践中检验,所谓“去粗取精,去伪存真”。意思是,在我们的工作中,企业不断地发展,社会不断地进步,对于创公司的岗位设计、制度规定等,不是一味地要我们生硬地去适应新它,而是要根据现在的实际情况考虑未来的发展,对其进行合理力调整,以符合企业未来发展的需求。
动则生,静则亡。我们只有不断进行总结和反省,才能从模仿一一模仿加改进一一创新等方面积极地转化。

5.保持一颗好奇心
   中国教育部曾经邀请诺贝尔奖评委代表团到我国访问。他们在清华论坛上作了《诺贝尔奖与科学发现》的演讲。其中有句话,意思是说,科学的重要性并不在于获奖,重要的是做有趣的科学实验和他们在研究上的好奇心。可见,好奇心对创新很重要。而事实上,我们每个人都有强烈的好奇心。台湾作家李敖在北京大学演讲时曾举过一个例子。他说,好奇心是扼杀不了的,越是禁止的东西,人们就越想知道它是什么。而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,因为诸多原因,我们的好奇心受到了某种压抑和打击后就变得麻木了。所以我们一生没有什么超越没有什么建树也就不足为奇了。
要想创新,就应该保持一颗好奇的心。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,小时候对母鸡把鸡蛋孵化成小鸡的过程很好奇,于是认为自己也可以。他偷偷带上鸡蛋躱在自家的小阁楼上去孵,一连几天不吃不喝,急坏了他的妈妈。因为有了好奇心,爱迪生成为了伟大的发明家。在他逝世的时候,全美国的人民为他举行了停电一分钟的默哀。在工作中,如果有好奇心,就会提出不同问题、不同见解,并善于思考和实践。如,常问为什么?常想怎么办?常思会发生么3常提为何变化?现实生活中,因为有好奇心的驱使,才会有所发明和创造。英国有一个因犯,名叫威廉・埃利斯,170年因为“煽动骚乱罪”被投进伦敦监狱。他在监狱里没有事干,于是就天天球磨:人们刷牙为什么要使用布片呢?蘸着牙粉刷牙实在是不方便,该怎样办呢?
   好奇心驱使他开始研究和试验。他把猪骨头磨成长条,在上面钻了一个个小洞,然后,他将猪鬃毛一点点插进去,最后把毛剪齐。经过实践,这种牙刷非常方便,且深受人们欢迎一一于是新型的牙刷诞生了。出狱后,他开办了世界第一家牙刷工厂。直到1892年,美国一个叫谢菲尔德的人又发明了一个装在金属软管里的牙膏,从此人们就用上了现在的刷牙方法。
当然,好奇心要用在工作和事业上。工作上有了好奇心,创新就开始了,所以,创新的条件就是:
对工作要有敬业心;
对他人要有帮助心;
对问题要有好奇心;
对结果要有责任心。
   另外,有意识地破除自己的思维定式,也有利于我们创新。美国创造教育基金会主席帕内斯,在讲学时曾经列出一道简单的计算题,他要求不能动笔,只允许口算,看谁先算出来:
请将下面几个数字进行相加,看最后等于多少?1000+40+1000+30+1000+20+1000+10 如果你最后的答案是5000,那你就错了;如果是4100,那就是正确的。
   可就是这道简单的加法计算题,却有70%的人会算错,原因是你不知不觉形成了千位数逐加的思维定式。
   同样,一个口算题: 1449+1等于多少?如果你的得数是15000,那就错了,应该是4500。这个错误是1898年《组约时报》发生的。当年《组约时报》要输入当天的报纸期号,昨天的期号是14499,只需要加上1。而工作人员却受个位、十位都逐渐进位的定式思维,把百位上的(4+1)也作了干进位。因此,《纽约时报》当天的报纸期号错输为15000期,整整多写了500期。直到2000年将近一个世纪时才被发现,《组约时报》不得不减去500期,才得以最后纠正。
   所以创新吧,唯有审时度势、超越自我、突破固有的模式和框架,才能创新发展;唯有创新,你才能远远地走在他人的前面。

用心沟通
   创新是你成功的全钥匙。任何事情你都要想到创新,唯有创新才能做得更好、更快。要想不被他人赶上、不力被淘汰,就开動你的脑筋,发挥你的智慧吧。美国福持公司创始人福精说过:“不创新,就死亡。”现实就是这么残酷!